文艺家协会
镇街文联

文联工作动态
中山新闻
时政要闻
协会动态
基层快讯


- 简介
- 组织架构
- 品牌活动
简介
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,积极响应中国文联《关于深入开展文艺志愿服务的意见》的通知精神,充分发挥全市文联系统的工作优势和各文艺家协会的人才优势,动员、引导和组织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大力倡扬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者精神和“厚于德、诚于信、敏于行”的新时期广东精神,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、奉献艺术才华、服务人民群众,促进幸福和美中山建设,更好地推动中山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,市文联发起组建中山文联文艺志愿服务总队。
组织架构
品牌活动



郑观应
日期:2021-07-13
点击:21461
编辑人员:网站编辑
郑观应(1842年~1921年) ,本名官应,字正翔,号陶斋,别号杞忧生,晚年自号罗浮偫鹤山人。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(今广东省中山市)三乡镇雍陌村人。他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,启蒙思想家,也是实业家、教育家、文学家、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。他和唐廷枢、徐润、席正甫并称为晚清“四大买办”。
咸丰八年(1858年)到上海学商,先后在英商宝顺洋行、太古轮船公司任买办。历任上海电报局总办,轮船招商局帮办、总办。中法战争时,曾往暹罗、西贡、新加坡等地调查了解敌情。后途经香港,被太古轮船公司借故控追“赔款”而遭拘禁,经年始得解脱。后隐居澳门近六年,撰成《盛世危言》一书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,郑观应辞去招商局会办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第三次入轮船招商局任会办。
郑观应的著作有《盛世危言》、《易言》等,《盛世危言》一书首次要求清廷“立宪法”、“开议会”,实行立宪政治,在我国首次使用“宪法”一词,由此开启了中国最高法意义上的宪法理念时代 。书中还主张习商战、兴学校,对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外交、文化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,是以富强救国为核心的变法大典。光绪皇帝看到此书,下令印刷2000部,分发给大臣阅读。这部著作问世后社会反响很大,时人称此书“医国之灵枢金匮”,影响了康有为、梁启超、孙中山、毛泽东等人,蔡元培也推崇《盛世危言》 。《易言》更传到韩国,在韩国近代化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。
您是第位访客
主办: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版权所有 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Copyright(C)2008 All Rights Reserved
《中山文艺网编辑部》地址:中山市东区博爱六路12号人才交流中心大楼12楼1203室 电话:0760-88300413 电邮:zhongshanwenlian@126.com
电话:0760-88268816 粤ICP备20001287号
版权所有 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Copyright(C)2008 All Rights Reserved
《中山文艺网编辑部》地址:中山市东区博爱六路12号人才交流中心大楼12楼1203室 电话:0760-88300413 电邮:zhongshanwenlian@126.com
电话:0760-88268816 粤ICP备2000128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