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艺家协会
镇街文联

文联工作动态
中山新闻
时政要闻
协会动态
基层快讯


- 简介
- 组织架构
- 品牌活动
简介
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,积极响应中国文联《关于深入开展文艺志愿服务的意见》的通知精神,充分发挥全市文联系统的工作优势和各文艺家协会的人才优势,动员、引导和组织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大力倡扬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者精神和“厚于德、诚于信、敏于行”的新时期广东精神,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、奉献艺术才华、服务人民群众,促进幸福和美中山建设,更好地推动中山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,市文联发起组建中山文联文艺志愿服务总队。
组织架构
品牌活动



萧友梅
日期:2021-07-13
点击:14292
编辑人员:网站编辑
萧友梅(1884年1月7日~1940年12月31日),字思鹤,又名雪明,广东香山县人,中国首位音乐博士,上海音乐学院创始人之一、作曲家、教育家、音乐理论家,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开基创业的一代宗师、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者,被誉为“中国现代音乐之父”。1901年,萧友梅留学日本,在东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学习,后转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、东京音乐学校。1906年,经孙中山介绍加入同盟会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,萧友梅被任命为总统秘书。1912年作为公派生赴德国入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教育学,1916年获博士学位。1920年回国,在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和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任教。1927年,与蔡元培先生共同创办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——国立音乐院(上海音乐学院前身),并担任教务主任。1929年,学校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,萧友梅亲任校长,使国立音专在困境中得以发展。萧友梅编撰了一大批音乐教材、论著,并创作有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。其中著名的红色歌曲就有:1928年,写出了《国耻》等3首歌曲,是中国最早的抗日歌曲之一。1931年“九一八”之后,写出了《从军歌》,是我国第一批以救亡为题材的爱国歌曲之一。1922年写出了《问》,主题是对于当时军阀混战,山河残破的祖国深沉的忧虑。还有《国立音乐院院歌》,大提琴曲《秋思》等。
您是第位访客
主办: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版权所有 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Copyright(C)2008 All Rights Reserved
《中山文艺网编辑部》地址:中山市东区博爱六路12号人才交流中心大楼12楼1203室 电话:0760-88300413 电邮:zhongshanwenlian@126.com
电话:0760-88268816 粤ICP备20001287号
版权所有 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Copyright(C)2008 All Rights Reserved
《中山文艺网编辑部》地址:中山市东区博爱六路12号人才交流中心大楼12楼1203室 电话:0760-88300413 电邮:zhongshanwenlian@126.com
电话:0760-88268816 粤ICP备20001287号